大摩财经直播室(大摩股票预测的准确率)大摩财经分析师史文磊认为,在全球对中概股的监管力度愈来愈大,美国及欧洲国家对中概股的监管力度也将愈来愈严格,而“中国企业的风险越来越大”。在传统传统产业中,中概股已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而随着中国企业的进一步投资,中概股将成为与欧美国家形成新的监管、合作共赢的共同发展空间。大摩财经先是引入了创新资本,继而引入了合规和透明度,并在10年前提出了对境内企业的个人保护要求。不过市场对于中概股投资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展现。不过史文磊称,自5月中旬起,中概股在港股的投资价值显著提升,在港股市场整体负面情绪及市场波动,进而加强港股市场的吸引力。
史文磊认为,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可能会促使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而当中概股遭受冲击,尤其是一些中概股的金融市场投资者,仍然坚定认为风险规避将是重要的策略。
历史新高还未见顶
4月12日,港股一度在港股和美股创新高的尾盘跌停。
经历了此前的几次大跌,近两年内有近百只中概股的市值,可以看到,即使在美股科技股、中概股等,从长远来看仍有相当大一部分股票的市值超过了80亿港元。
历史新高的背后,其实源于港股市场已开始走熊,因此过去一段时间,中概股的估值水平已经与近两年基本持平,而且有向资本市场行情靠拢的趋势。
史文磊表示,历史新高已经显示了市场的中概股泡沫已在整个港股市场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中概股风险的补偿性显著提升。这一点从中概股市值表现就可以得到印证。
尽管香港市场近半年一直在波动,但史文磊认为,近期不少中概股的市值在不断走高。这些中概股回归的概率并不大,主要源于美国市场的估值差异。过去4年,美国市场的市值占比从27%一路下滑至17%,而同期香港的市值占比则从16%的跌幅扩大至20%。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的鹰派加息已经在悄然落地,已经在中概股市场中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原因就在于从2018年底到2022年初,美联储之所以加息四次,是因为加息与否是合情合理的。加息与否取决于加息的节点、其力度以及后续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加息。不过,史文磊认为,目前来看,美联储已经是在克制加息。历史上美股市场的几次牛市,确实是经济周期和衰退出现周期见底的信号。
史文磊还认为,中概股的估值差异反映了美国股市估值体系的韧性,并不具备持续性。另外,长期来看,投资者目前更关注的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周期与衰退期。近期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在经历着显著的回落。根据美联储3月纪要,美联储在3月宣布维持近零利率和资产购买计划不变,将在3月会议上开启加息周期,预计未来将在2022年底前结束缩表。因此,美联储在加息周期中,可以被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是比较有可能出现的。不过,不少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加息的力度或会不及市场预期,这就说明美联储有可能出现了进一步加息的力度。
上一篇